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她,始终关注黑人女性

2022-05-18| 发布者: 新泰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非裔美国艺术家西蒙娜·利(SimoneLeigh)荣获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最佳国际参展金狮奖,......
武汉文件销毁 http://www.gzsmove.com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非裔美国艺术家西蒙娜·利(SimoneLeigh)荣获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最佳国际参展金狮奖,她始终将黑人女性视为自己作品的目标受众;艺术家陈世英在威尼斯推出艺术展“图腾”(TOTEM),以大型特定场域装置的形式,呈现其钛金属雕塑。在中国,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首播,呈现伊弟利斯、郭物、韩建华、胡兴军、余腾飞、马强等一线考古工作者串联起的丝路考古故事。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这一周来的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威尼斯|艺术家西蒙娜·利

获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国际参展金狮奖,始终关注黑人女性

近日,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举行颁奖仪式,其中非裔美国艺术家西蒙娜·利(SimoneLeigh)获得主题展最佳国际参展金狮奖。

西蒙娜·利

西蒙娜·利1967年出生于芝加哥,于1990年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厄尔汉学院(EarlhamCollege),获得艺术学位和哲学第二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美国纽约。她是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艺术家之一:一尊小半身像的售价为40万美元,大型作品的售价约为75万美元。西蒙娜·利的作品通常都在探索历史、种族、性别等社会议题。她通过雕塑、视频和表演等形式多方面解析黑人女性主体的构建,并用非洲传统材料和艺术工艺呈现它们,重新定义了空间、时间和存在的概念。

大型黑人女子青铜半身像《砖房》(BrickHouse,2019)

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西蒙娜·利在名为“主权”的展览中带来了具有强烈非洲特色的作品——前院展出的是一座青铜雕塑,内部的五个展厅展示着陶瓷、铜质和由拉菲草制作的具象作品。艺术家将两种文化参合在一起,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填补历史记录中的文化缺失。在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梦想之乳”中,西蒙娜·利还呈现了大型黑人女子青铜半身像《砖房》(BrickHouse,2019)。这件作品曾于2019年亮相纽约高线公园。她始终将黑人女性视为自己作品的目标受众。“她们的传统被排除在档案或历史之外,”西蒙娜·利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她试图探索这些女性的生存工具。事实上,无论是大型雕塑、表演、影像,还是具有激进色彩的作品,黑人女性始终是其创作的主角。(文/钱雪儿)

威尼斯|艺术家陈世英

钛金属雕塑亮相威尼斯

近日,华人艺术家陈世英在威尼斯推出艺术展“图腾”(TOTEM),以大型特定场域装置的形式,呈现其钛金属雕塑。

艺术家陈世英

“图腾”(TOTEM)意指一种源远流长的原始时代神灵的载体。展题连接起陈世英佛教哲学的不同维度,包括对自然世界的崇敬以及对雕塑物质内在灵性的发掘。展览特别呈现一件大型装置作品,由陈世英的10米钛金属雕塑《钛坦XIV,物质与时间对话》部件组成,散落于FondacoMarcello的特定空间场域。

陈世英大型装置的力量感并非来源于单一的形象,而借由多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共同产生。一旦拆解,雕塑作为统一形象的完整性便不复存在,暗示着过往秩序的脆弱和濒临崩塌。作品隐喻了两极化、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下当今社会所经历的分崩离析与失衡。“展览概念来源于我个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奥秘的沉思和好奇心。我专注于探索物质和形式的奥秘,以及理解想象中的虚幻空间和真实的物理物质之间的区别。”陈世英说道。

陈世英艺术装置作品

未组合的铁梁与精雕细琢的钛金属头像散落在地面空间,观众被邀请近距离地从不同的角度接近雕塑中的元素。

陈世英以珠宝创作闻名,2021年,其大型雕塑艺术展览“钛坦:物质与时空对话”在意大利威尼斯FondacoMarcello拉开帷幕,2022年初,又于伦敦金丝雀码头公共艺术项目展出。(整理/钱雪儿)

北京|艺术家马树青

个展“3+1”开幕,绘画聚焦时间、空间、色彩三大构成元素

4月23日,马树青在志屋北京的展览“3+1”开幕,展览名称既指向展览场地三个完整空间加一个通道的配置,“3+1”严谨的数学公式中对“公式”(’=’部分)的隐去也指示出马树青以形式化的材料整合拥抱开放性结局的创作方法。

艺术家马树青

1976年,马树青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留校在美术创作组从事绘画创作,并凭借扎实的写实绘画功底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亦在首届全国油画展上获得殊荣。但程式化的主旋律创作无法满足马树青对自由创作的本能追求,1989年,马树青赴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开始抽象绘画的学习。当时抽象于他的感觉就是自由。

2002年,马树青学成归来,彼时恰逢中国当代艺术界政治波普盛行,而马树青则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度过了堪称美好的沉淀期,并在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中发现可借鉴的创作方式,也重新激发了他在德国求学期间的视觉积累。逐渐地,马树青开始将对绘画的理解与认知聚焦在时间、空间、色彩这三个构成元素上。

《无题2020》

马树青十分擅长在具体事物中提取出最接近本质的抽象概念。多年来,艺术家以形式化的材料整合来层层探寻,揭示平面绘画的另一种观看方式,而与声音相关的特定场域装置亦是艺术家的首次尝试,循着作品,听觉和视觉将在这里渐次展开。此次展览中,环氧树脂、丙烯颜料,以及曾经承载过内容的纸媒所裁剪下来的边角料等成为了马树青最新创作中的媒介尝试。对马树青而言物质性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将时间和空间这些抽象概念可视化的载体,也因各自特殊的物理属性拓展观看的可能。(整理/小犀)

湖南|一线考古工作者伊弟利斯、郭物、韩建华等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首播,记录丝路考古者奋斗故事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芒果TV自制的关于丝路文化、考古相关文化工作者的人物纪实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上周首播,共10集。第一集《田野考古者》(上、下)主要讲述伊弟利斯、郭物、韩建华、胡兴军、余腾飞、马强等人为了中国的考古事业默默耕耘、坚守岗位的奉献事迹。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荣誉所长伊弟利斯

伊弟利斯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荣誉所长,也是“小河墓地”的领队和发掘的关键人物。伊弟利斯在从事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近50年以来,一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沙漠中,不舍昼夜地调查,照相、画图,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在与极寒天气斗争中被亲切地称呼为“沙漠老狐狸”。

郭物

郭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求学期间,郭物就被西域考古课程吸引,从此爱上了丝路枢纽之地——新疆。毕业后,他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动向领导申请到新疆队,从此一头扎进丝绸之路历史和考古的浩瀚大海。2018年起,郭物开始负责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率领团队发掘了7千多平米的面积。

韩建华

韩建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2018年,青海都兰“热水墓群”被盗,公安机关破获案件,追回文物646件,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其后,韩建华担任“2018血渭一号墓”项目领队,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项目后来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道合志同,何惧山海?像伊弟利斯、郭物、韩建华、胡兴军、余腾飞、马强等人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为中国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事业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很多,一批批像他们一样的考古年轻人,陆续进入考古领域,寻找他们的别样人生。(整理/小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新泰生活网 X3.2  © 2015-2020 新泰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