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家族继承人,大多遵循的原则都是立长立贤。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二代继承人。 太子作为一国的储君,对于一个国家的臣民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而且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接班人选不好,这个国家极有可能二世而亡。 而在《琅琊榜》中,电视剧开头萧景宣就已经是太子了。他背后最大的扶持势力是一品军候谢玉,掌握着巨大的军方力量。 本以为他会是个贤德的太子,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发现。太子身上根本看不到什么本事,更加谈不上贤能,甚至可以说有点懦弱与傻。 太子萧景宣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自从皇长子萧景禹去世后,他既不是嫡长子,又不是贤能王。从哪一方面看,誉王萧景桓都比他更适合做太子,那为何皇帝就选了他做太子呢? 再看才知道这背后的真正隐情。 誉王和靖王 从剧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筹谋规划还是文韬武略,誉王都是更胜太子一筹。 誉王是梁帝一手扶持起来的,他的作用就是用来掣肘太子的势力,平衡权利,以防太子一个独大。 誉王上进有野心,有心机有谋略。为了当上太子,一步步地往上爬。也颇得皇帝的赏识,都说他是最像梁帝的儿子。 也正是因为梁帝对他的宠爱,所以誉王也总是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取代景宣,成为太子。 可慢慢地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距离太子之位总是差那么一步。 他曾经说:为什么景宣轻而易举地就能当上太子,而我萧景桓当太子就这么难呢? 是啊!军才论貌,论出身,作为皇后养子的他又不比萧景宣差。 可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出身就注定了他永远成不了太子。直到一切都快尘埃落定之时,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母竟是滑族公主。 这也让他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怎样努力都当不上太子。 滑族,这是一个被萧选下令灭掉的国家,灭国之仇的隐患,多疑的他又怎能不妨。 如果之后景桓上位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这一切,难保他不会选择复国。这种潜在的危险就像当初他怀疑赤焰军会谋反一样,梁帝是怎样都不会让它存在的。 除了誉王,梁帝都儿子中有点本事的就只剩下靖王萧景琰了。 然而大家都知道,靖王萧景琰从小就在祁王府中长大,一直受祁王观念的熏陶。在他心中,祁王一直是他尊贵的皇长兄,是百姓心中的一代贤王,无论怎样都不会选择谋反的。 再加上他那急性子,倔强的脾气,在皇帝的面前多次为祁王和赤焰军他们说话,所以一直以来都不得皇帝的喜爱。 正是因为这样,靖王也从不涉及党争,从未结交权贵,这样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谁都不会想到他后太子之位有什么关系。 梁帝也正是因为心存这份猜忌,如果扶持靖王,将来有一天他真的当上了太子,以他的性子,为祁王和赤焰军翻案是迟早的事。 既如此就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错误了,这对皇家的脸面是多大的损害啊!在他的心中,皇权与尊严脸面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因此,资质平庸愚笨的景宣当然就是太子最好的人选了,便于掌控,没有强大的后台,也更加没有造反的理由,对自己的江山没有过多的威胁,对于多疑的皇帝来说就是不二人选了。 祁王例子在先,朝堂平衡选择 祁王萧景禹是嫡长子,出身高贵,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从众人口中得知他绝对是个贤能的太子。 他一心只愿江山繁华,百姓安康。并且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到实际行动。 他是众人口中的一代贤王,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甚至能与梁帝并肩。然而就是这样一代贤王,却英年早逝,更可悲的是死在自己的父亲手上。 祁王临终之前只说了一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自己的父亲二十多年来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如果了解,就不会相信自己会谋反。而自己也何尝真正摸透过父皇的心狠,自己的亲生父亲对儿子能真正地下狠手。 而梁帝最后也在梅长苏的逼问下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祁王,在朝笼络人心,在府清谈狂论,连大臣们的奏本,都言必称祁王之意,朕如何容得。他既是臣、又是子,却在朝堂之上,屡屡顶撞朕,动不动就是天下、天下,你说这个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他萧景禹的天下啊!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俩父子之间的悲剧或许都有错,又或许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讲,又都没错。 他们本该是父子情深的,然而可悲的是生在了帝王家,可悲的是都沦为了权利与皇权的奴隶。 坐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后,谁都可能变得心狠。会变得猜忌多疑。站在梁帝都立场来说,难道真的有错吗? 自古以来,在帝王之家,都是先君臣后父子。只要坐上了皇位,皇权与脸面就是第一位的,什么父子之情,什么兄弟之情,只要对自己的地位有威胁,都是敌人。 而祁王的优秀,他在朝廷中的声望。都让梁帝感受到了害怕。 他怕有一天,他终归取代自己的位置。即使这个位置早晚都是要传给他的。可当时的梁帝正值壮年,亲身经历过的他最是知道造反的可怕,再加上当时朝中还有威震四方的赤焰军,祁王会造反的火苗在他心中就越来越大。 他生怕有一天凭着祁王的声望与地位将自己取而代之,正是因为心中的这份猜忌,所以才有了赤焰冤案。 萧景禹死后,梁帝再立太子就多了心眼。太子可以不贤德,但一定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再立的太子不能再像当初的祁王一样太过优秀,锋芒不能太过逼人。 有了萧景禹都前车之鉴,资质平庸的萧景宣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唯唯诺诺,做事没什么主见,对于他来说正好需要这样一个“傀儡”,方便由自己掌控。 再加上他的生母越贵妃多年受宠,枕边人的话多多少少还是听了的。所以爱屋及乌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平庸没远见的萧景宣能当上太子,其实一定程度和祁王萧景禹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一边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使他其余的儿子不会像祁王那样优秀,但他也要绝对杜绝这个可能,永绝后患。 写在最后:其实无论是祁王还是景宣,亦或是誉王甚至是梁帝自己,不过都是皇权下的奴隶。 生在帝王家,都不由得他们选择,本该是情深相亲相爱的父子,奈何都败给了皇权。 皇家无父子,皇家无真情。这句话真是说得一点错都没有。 监狱风云主题曲 http://cdz.chapuw.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